糖尿病作为目前我国患病人数最多的慢性病,大概平均10个人中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作为一种最常见的慢性病,本身对于健康的伤害不是很大,但是糖尿病是诱发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因素,如果控制不好血糖就有可能给自身的健康带来一定的风险。
作为我国患病人数最多的糖尿病患者,年龄呈现越来越年轻化的方式,也就是说不但很多老人有糖尿病,很多三四十岁的中年人也是糖尿病患者,二十多岁的糖尿病患者也不再少数。由于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超过正常的指标,就需要长期服药来控制血糖,避免糖尿病并发症提前发生。
目前很多地方已将两高患者,高血糖、高血压患者纳入办理特殊门诊的范围,有的地方还可以按照病种纳入特殊报销的用药范围。糖尿病患者在没有并发症之前,基本上是属于正常的人,多数人通过服用二甲双胍等就可以控制血糖,作为一种慢性病,并没有纳入提前办理退休,或是作为一种特殊疾病,给予特殊退休政策的范畴。
目前我国的退休条件是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达到15年,除了这两个条件之外,糖尿病并不是办理退休的必要条件。按照退休的有关政策规定,符合病退的条件的,经劳动部门组织有资质的医院进行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男性可以在50周岁,女性可以在45周岁办理退休。
按照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标准来衡量,主要是指因损伤或疾病造成人体组织器官缺失、严重缺损、畸形或严重损害,致使伤病的组织器官或生理功能完全丧失或存在严重功能障碍;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是指因损伤或疾病造成人体组织器官大部分缺失、明显畸形或损害,致使受损组织器官功能中等度以上障碍。患病的职工同时符合不同类别疾病三项以上(含三项)“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条件时,可确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按照鉴定标准来衡量,糖尿病患者一般是达不到鉴定的标准中任何一项丧失劳动能力,或是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标准的,达不到标准的就不能按照提前办理退休的条件办理退休;个别糖尿病并发症比较严重的患者,还伴有重大基础疾病,加上糖尿病并发症的因素,经过鉴定达到丧失劳动能力的标准,可以按照病退的标准提前办理退休。
综上所述,目前糖尿病患者是没有退休新政策的,糖尿病患者只有并发症达到了丧失劳动能力的标准,通过劳动部门组织的鉴定丧失了劳动能力的,才能按照病退提前办理退休的条件办理退休;一般的糖尿病患者必须要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缴费年限满15年才能办理退休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