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购房都会选择按揭贷款的方式,贷款政策包括首套还是二套的认定,贷款比例,贷款利率等,贷款政策变化导致不能购房是否属于不可抗力?购房人是否要承担违约责任?
上海房贷利率上调
7月23日消息,据看看新闻,从多家银行获悉,上午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与在沪银行召开会议,确定房贷利率上调事宜。首套房贷利率将从现在的4.65%调整至5%,二套房贷利率从5.25%上调至5.7%,新规将于7月24日起开始实行。
多地房贷利率上行的趋势也有所显现。6月贝壳研究院监测的72城主流首套房贷利率为5.52%,二套利率为5.77%,分别较5月上浮5个、4个基点。以成都为例,6月,成都首套房贷款利率为6.13%,二套房为6.27%,均超过6%。(以上内容来源于媒体)
不可抗力定义
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
贷款政策变化是否属于不可抗力
作者目前观点,贷款政策调整经常会发生,贷款政策调整并非不能预见的情况,多数情况也并非不能克服,一般不属于不可抗力范畴。
贷款政策变化导致不能买房是否免责
首先要看房屋买卖合同中对此是否有书面约定,有约定则从约定。如果购房合同中事先约定,如因贷款政策调整导致买方限贷或者银行实际审批的贷款金额不足,买方可以要求解除购房合同并且不承担任何违约责任,卖方接到买方解除合同通知后七天内需要向买方退回首付款和定金。那么一般购房人无需担责。如果对此没有书面约定,则购房人一般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贷款政策调整是否构成情势变更的考量因素
考量因素有贷款政策变化是否足以影响购房合同的基础条件,是否会大幅度增加购房人的经济负担,购房人是否有经济能力支付计划贷款金额和贷款审批金额之间的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