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市盈率误导了很多股民。
准确地说,市盈率根本不是越低越好,很多时候是越高越好。
关键是我们怎么看待这个好字,如何定义什么是好。
市盈率,俗称PE,从名词解释上,是企业的业绩和企业市值的比值,或者说是企业当下年净利润和企业市值的关系。
还有一个市净率,俗称PB,指的是企业净资产和企业市值的关系。
静态市盈率100倍,意味着这家企业的市值,需要企业连续赚100年的钱,才能赚回来。
从实际情况来看,没有人会买一家需要100年才回本的企业,用来做投资。
5年回本,10年回本,岂不是更香吗?
但为什么会有人买市盈率100倍的股票呢?
原因很简单,市盈率是动态的,企业是在快速发展的。
如果一家企业在飞速发展,净利润能1年翻1倍,那么当下的100倍,第二年就是50倍,第三年就是25倍,第四年就是12.5倍。
虽说这样的企业很少,但5年左右增长10倍的企业,还是找得到很多的。
而这种成长型企业,由于未来业绩预期更高,就会被赋予更高的市盈率。
简单地说,资金是提前布局了一家上市公司的未来业绩预期,因此无形中抬高了市盈率。
当然,这也不能完全说明,市盈率越高就越好。
因为市盈率高,代表风险高,如果业绩预期最终没有能够实现,那么股价的泡沫被挤出,会出现大幅度的下跌。
关于市盈率的问题,我们还是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去做具体的分析。
市盈率低的情况
市盈率低的情况,归结起来有四种。
1、股价跌多了,市盈率低了。
有一些市盈率低,是股价跌跌不休导致的。
股价跌掉了市值,市盈率自然就低了。
理论上,股价越低,也就越安全,市盈率低的股票更好,也是这个逻辑而来。
但问题在于,股价为什么会不断下跌,这个问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仔细思考过。
大部分股价连续下跌,背后一定是存在问题的。
要么是市场环境差了,要么是业绩可能存在问题了,要么是本身的市盈率已经太高了。
如果一只股票的市盈率低,是跌出来的,得特别的谨慎。
因为对应的是优秀的个股,市盈率低,是由于业绩突飞猛进,涨出来的。
所以,股票跌多了,跌的市盈率低,一定是要打个问号的。
要动态的关注市盈率,也就是看业绩层面是不是有问题,再判断这种下跌,是不是正常的。
2、未来业绩预期差,市盈率低了。
股票未来的业绩预期差了,市盈率也会降低的。
比如,原本的业绩增长率在50%,当下的业绩实际增长率只有10%了,那市盈率必然会降低。
因为50%的业绩增长,5年后,企业增长是7.6倍,而10%的业绩增长率,5年后,就只有1.6倍了。
7.6和1.6倍,实际业绩预期,差了4.75倍,那么股价出现下跌,市盈率上涨也是很正常的。
就比如当下的银行股,市盈率始终徘徊在低位,就是因为当下银行的业绩预期,和5年前,10年前相比,差太多了。
所以,这种情况下,市场给的市盈率自然就低了。
当业绩没有增长,甚至出现下滑的预期时,市盈率就是常态了。
这时候如果因为单纯的市盈率低而买入股票,后果就是一路下跌,越来越低。
3、没有资金愿意炒作,市盈率低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资金匮乏导致的市盈率低。
比如整个市场缺钱,没有资金愿意入场炒作股票,总体的市盈率就会偏低。
有一些个股,业绩尚可,但没什么题材,自然市盈率也不会太高。
这类个股,如果市盈率低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存在估值修复的行情。
但这类股票,如果没有想象空间,就不会有太多的资金关注,市盈率长期维持在低位,也是一种常态。
如果市场情况比较糟糕,这部分资金可能会被动地成为资金避险的主要去处。
市场中总有一些企业,它们稳定盈利,但平平淡淡,每年分红,但没有什么大的作为。
一些相对比较耐心的投资者,又不追求高收益回报的,可以考虑适当的参与。
但那些想要有大的收益的投资者,还是对于这部分低市盈率的股票,绕道而行比较合适。
4、业绩突飞猛进,市盈率被动降低了。
业绩突飞猛进,这个就非常好理解了。
本来的业绩是每股0.2元,对应市盈率50倍,突然业绩变成每股0.5元了,市盈率就变成了20倍了。
这种市盈率的下降,是被业绩带着走的。
业绩预增导致的市盈率低,是最最健康的,也是股票上涨的源动能之一。
只不过,业绩暴增导致的市盈率低,这种现象并不常见。
因为资金往往会先人一步,得到业绩信息,提前炒作股票。
这不一定是内幕消息,而是资金可以通过对一家企业订单等预判,去预测上市公司的业绩。
这四种情况下的市盈率低,各不相同,每一种情况背后的上涨逻辑和下跌逻辑,都值得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