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IPO频繁破发,次新股爆炒的情况是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中签给股民,正在被IPO不断的收割。
其实,炒新一直是市场独有的一大特色,那些连续20板以上的次新股,每年总有那么一两只。
还有部分20cm的次新股,连续四五个板,翻个两倍三倍的,也很常见。
曾经的第一次新股,暴风影音,从发行价7块,一路飙升到300多,翻倍40多倍,堪称次新股的神话。
可见次新股的炒作中,还是孕育着部分的机会,只不过这些机会看着香,实则是陷阱重重。
就拿第一次新股暴风影音来说,现如今已经退市。
300多块,短短数月就只跌剩下了70多块,直接一个膝盖斩。
很多高位接盘的股民深陷其中,被动锁仓,直到看着这只股票一步步的陨落。
途中一轮轮的反弹过后,都是更深的深渊,就连退市前夕,还曾遭到爆炒,出现过7个连续涨停。
但最终还是躲不过退市的大结局。
曾经的神话,最终成为了过往,只能出现在故事里,供大家茶余饭后讨论了。
而次新股的炒作,依然会继续,因为赚钱效应下,永远有赌徒会贸然参与。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次新股都有炒作的潜力,绝大多数爆炒的次新股,其实并没什么炒作的空间。
次新股炒作,一开始其实是需要一定题材的,到后期才成了击鼓传花的资金游戏。
所以,判断次新股有没有被爆炒的机会,是存在一定方法的。
次新股的选择
次新股之所以可以肆无忌惮地炒作,其实是因为次新股并没有绝对的定价标准。
我们虽说都知道,次新股炒作个五倍十倍,一般都不是很合理,但资金并不认为,它们是逐利而来的。
但你也不能排除次新股的炒作都是盲目的,像宁德时代,25块钱的发行价,上市后就炒到近百元,短短3年,最高逼近700块,涨幅超过25倍。
次新股的定价到底多少才合理,本身就是一个未知数,取决于高位有没有资金接盘,取决于这家上市公司的潜力,到底如何。
这个所谓的定价标准,不是散户定的,而是大资金决定的。
大资金对于次新股的选择,是有标准的,并不是所有的次新股都会被选择,然后胡乱炒作的。
大资金会考虑到市场的热度,自己的利益,以及最终接盘资金从哪儿来,然后才会开始炒作。
所以,大资金选股,一定会有一个标准的,具体我们可以参考以下五大方面。
1、涨跌停限制。
目前的次新股主要集中在创业板和科创板,其次是主板和中小板。
创业板和科创板在开盘前5日,不设涨跌停限制,主板中小板首日是44%,之后是10%。
可以这么说,创业板和科创板往往更容易一步到位,而主板中小板更容易炒作。
所以,我们说的次新股爆炒,往往集中在主板和中小板,尤其是中小板会更多一些。
当然,这也不代表创业板、科创板的次新股就不炒作了。
只不过这些次新股的炒作,往往更短一些。
有在开盘首日,或者开盘前五天中的某一天就炒作完毕的,也有在开盘一两个月后,出现连续涨停的。
资金炒作次新股的方式不同,对应的次新股选择就会有些偏差。
而连续涨停这种击鼓传花的方式,是最方便全身而退的。
所以,那些次新股中的妖股,大部分都集中在中小板和主板,也是这部分资金,参与度最高的板块。
2、题材的热度。
第二点,其实就是次新股的题材。
这么说吧,没有题材的次新股,是没有炒作空间的。
题材带来了充分的想象力,让次新股有条件被赋予更高的估值空间。
题材的热度越热,可能被炒作的机会就越大。
虽然不排除一些冷门的次新股,或许没有特别的题材,但是绝大多数的次新股,都是题材股。
还有一个重点,就是这个题材刚好处于爆发期。
题材的热度,是资金愿意介入这只股票的基础,非常的重要。
市场追逐题材,而次新股就像一张白纸,更容易被炒作,更容易引发市场关注,更容易最终出货。
可以说,次新股是题材完美的释放。
冷门题材,由于市场关注度有限,接盘资金少,加上想象空间不大,也就不容易被炒作了。
所以,选择当下热点,以及想象空间,是选择题材的一个基础。
3、股票的价格。
股票的价格,也是次新股炒作的一个主要标准。
绝大多数暴涨的次新股,起点往往都不高。
发行价低,开板后的价格低,才有炒作的空间。
毕竟,几百块的次新股,往往都集中在科创板,炒作资金本来就不多,市场参与度不高。
而几块,十几块的次新股,往往集中在主板上,可参与的投资者就更多一些。
股民的特色,买便宜不买贵,所以低价股更容易被炒作。
至于那些几百元的次新股,主力军往往是基金和大的主力资金,炒作起来也就相对比较温和了。
对于散户来说,低价的次新股,也更具备吸引力和参与度,也最容易创造所谓的爆炒神话。
4、市值和流通盘。
除了价格,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流通市值,也就是市值和对应的流通盘。
一般来说,普通的新股,总的流通盘比较小,往往只有几个亿到几十亿不等。
这种流通市值,其实是资金最容易炒作的。
因为几千万资金,就足以影响一只次新股的总体走势了。
当几路游资达成某种默契之后,次新股的爆炒也就开始了。
很多股民错误的理解,所谓的主力控盘需要收集很多筹码。
其实,在散户参与度比较高的次新股里,主力只要占比30%-50%,就可以完完全全地掌控这只股票的动向了。
相比原始股东较为集中,控盘可能会受阻的个股,那些流通市值较低的次新股,也正是这部分资金瞄准的对象。
可以说,这部分次新股的爆炒,虽说是有预谋的,但却是突发的,是资金确定目标后突然袭击的。
5、市场资金的热度。
最后是市场的热度值,或者说是资金的热度值。
次新股的炒作,往往集中在整个市场情况相对比较悲观,没有明确热点的时候。
当市场一片火热,大量资金都在翻江倒海的时候,次新股往往就会被冷落。
因为资金对于高估值的次新股会比较敏感,到处都是赚钱效应的情况下,就会到处去寻找标的。
而当市场里最活跃的热钱没有地方可去,又不想离开市场的时候,次新股就成了比较好的一个去处。
次新股的炒作,主要是由于天花板比较高,没有明确的上限。
只要资金热度集中在次新股,甚至可以带动整个次新股板块出现一轮行情。
而龙头的次新股,最终一定是击鼓传花的游戏,没有什么规律可言。
不是被叫停,就是最终没有资金接盘,才是次新股爆炒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