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注册制在2022年度会全面推行。大趋势而且是势不可挡,不论投资者有没有准备好,都得迎接这个大时代的到来。在4月份的重要会议中,国家还专门强调了注册制的全面推行,对于发展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性。其实注册制是一个好的制度安排,但是千万不要唱成了歪经文。
但其实证券投资者或者是散户有没有准备好,并不是最关键的问题。此时更应该询问的是证券监管部门、保荐人证券公司、律师会计师等中介机构,他们准备好了吗?因为在注册之下其实就形成了四方的力量博弈。各类投资机构和股民,上市公司、监管部门以及中介机构。在这种情况下,投资机构和股民其实相对是被动的,剩下就要看其他三类机构的表现了。
先看一个在注册制之下,造假蒙哄准备上市的真实公司案例。 深圳唯特偶公司被证监会惊讶发现,保荐人、会计师、律师执业质量低劣,各种数据胡编乱造。但是这家拟上市公司仍然过会到了注册阶段。如果不是证监会随机抽到现场调查,那么很有可能就注册制下上市成功了。所以德先生才询问,证券监管部门、保荐人证券公司、律师会计师等中介机构,在注册制全面推行的前提下,都准备好了吗?都会切实履职吗?都会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最重要出发点吗?
看看造假的那些一些重要细节,就明白注册之下有哪些公司就想利用审批放松,偷偷混进去上市了。而一些中介机构那更是推波助澜,为了赚钱放弃专业操守了。
1.公司管理混乱,没有任何内控机制,董事会办公室都没配置专职人员,而且老板更奇葩,3.8万买了个美国野鸡大学MBA文凭。
2.公司属于化工企业,在科创板上市负面清单中,但经过保荐人包装,最后列入了电子信息行业,进入注册制上市名单内。
3.重大关键信息前后矛盾,中介机构不负责任,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在证监会问询函大幅表示是正值,但是在IPO说明书中却是负值。明目张胆中介机构和公司一起,哄骗证监会。
可能对于不少的中介机构和准备上市的公司来说,注册制就是审核要求降低,那么公司就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材料的编造,而中间机构呢,就为了赚到那份钱,也就进行各种的过度包装,最终那产生的结果就是依照注册制上市的公司,质量实在低劣,那我们资本市场的未来不就被他们给葬送了吗?
所以注册制全面推行的最大要点,那就是除了股民之外,其他三方机构他们准备好了吗?而股民的逻辑也是最简单的,如果哄骗我,那我受到损失退出市场,用脚投票不玩了。如果大家各守其职,都是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而努力,那么投资者就会长久的留在市场中,不断的投入新的资金。